昨天我正好趕上暴雪服務器被攻擊, 當時還發視頻猜測是不是又遇到Ddos攻擊,結果回到家就刷到了暴雪消息,並確認了這一事實。就玩家體感而言,近幾年暴雪服務器被網絡攻擊的次數越來越多,而且越發頻繁,像極了你們年人正在遭受脫髮困擾的樣子。
我查了一下,暴雪服務器上一次被黑客攻擊是在今年5月中旬,當時旗下遊戲《魔獸世界》、《守望先鋒》、《使命召喚》以及《暗黑破壞神3》均無法正常登錄,戰網客戶端同樣出現排隊問題。兩次時間間隔僅不到4個月,黑客爲什麽那麽鍾情於暴雪呢?真的像昨天猜測那樣因爲精靈龍涉嫌種族歧視惹到了某個群體?顯然那是非常牽强的,是我亂蹭熱度的產物罷了。
暴雪被黑客攻擊,可不是像那些鍵盤俠互毆解悶那樣,你堅決、自信、斷言多就被攻擊,更不是來自什麽相異觀點者的「報復」。
其實黑客的攻擊與戰爭的道理相同,只不過是發生在綫上,它們大多爲了利益,說直白點就是勒索錢財。只是戰爭多一層轉移内部矛盾的因素,這個不在本期討論範圍。還有就是,黑客攻擊也不是單純認死門的只針對暴雪,確切的説是哪家遊戲公司賺錢,那麽哪家遊戲公司就是它們的首要攻擊目標。
站長之家有一組數據,2022年上半年海外Ddos攻擊增幅接近70%,而Ddos主要攻擊的目標就是遊戲行業,它在衆多被攻擊的行業中占比高達42%。顯而易見,遊戲早已不是那個主打家庭娛樂、休閑競技的小衆產業,而是滲透到全球網絡的每一個角落,你可以在游戲中賺錢補貼家用,也可以捆綁社交屬性實現大衆娛樂,它作爲精神娛樂是每個人都需要的。甚至元宇宙概念還與金融行業你儂我儂眉來眼去,下到鄉鎮企業職工,上到國際頂級流量明星都在裡面買塊地,美其名曰搶佔先機。
遊戲二字如今與暴利挂鈎,手遊發佈一款角色皮膚就能賺上億,各個遊戲巨頭廠商也都在調整自己的「策略」。PS爲了盈利,可以將「獨占」概念掃進歷史垃圾桶,甚至向手遊展開懷抱,摧毀主機玩家的高傲。類似例子比比皆是,EA換皮遊戲輕質重量,法國育碧爲了增加遊戲壽命强行「加塞」,暴雪只是這裏面的其中一員。
你就看近幾年,暴雪作爲動視一手「改造」的現代型遊戲公司,一切以財報數據至上,這也讓它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盈利。這樣一個低頭只認錢的遊戲公司,怎能不成爲那42%被攻擊的一員呢,黑客如果要是甜心,那麽暴雪就是紅油餃子,道理就是那麽淺顯易懂。
我記得早在15年,暴雪就因爲Ddos攻擊不堪其擾,最後起訴了荷蘭兩名19嵗黑客組織成員。這是鎖定了黑客肉身位置,還有無法鎖定的呢,是否拿錢平事就不得而知了。我只查到,16年黑客組織Corp讓暴雪旗下全平臺戰網蔫菜,包括主機端,而這個組織(當時)卻逍遙法外。這次的攻擊甚至寫入了歷史,與全美大半個互聯網下綫一同載入史冊。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查一下,關於暴雪或者説是遊戲行業被Ddos攻擊的新聞,數量之多,不亞於暴雪官方商城的商品數量。
最後,遊戲行業很像是收成不錯的莊稼地,天旱少雨影響的只是小承包商與飽腹者,大金主才不在乎。大金主在乎的是影響,腦子裏考慮的是取捨,Ddos攻擊這種事,對暴雪其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嚴重。但倘若有一天天旱少雨影響到了收成,暴雪就要撓頭了(現在暴雪遊戲太爛了,存活時效短到髮指)。